English

王府井着实让人捏把汗

2000-01-09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
姜波

历时8年改造的首都金街——王府井大街,去年9月开街时,流光溢彩,人群熙攘,每天的客流量100万人,销售额相当于开街前的3倍多。然而,眼下的王府井却好景不在。现在每天的客流量只有10多万人,节假日客流量稍多些,大部分商场的销售额跟开街前差不多。新年前后本应是销售旺季,但旺季迟迟没有到来,圣诞节市场也出奇地冷落。

为什么投入10亿元改造的万众瞩目的金街,会落到这般境地?王府井的一些“老商业”认为这不是偶然的。

首先,王府并大街的商业结构不合理。这几年超市异常火爆,连锁店深得人心,大型百货商场每况愈下。这条800多米长、以大型商场和老字号为主的商业街并不能仅靠知名度来力挽狂澜,并不能以其金街的地位就会对人们产生持久的磁力。

上海市下大气力对比王府井长得多、商家多得多的南京路进行结构调整,只留下4家大商场。而北京市却几乎是改造前的“来单照收”,大商场更多了。各商家各自为战,相互之间还拼“打折”。

其次,王府井的商场没有特色。在大商场过剩而导致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,一些商场单兵奋战,找准定位,形成特色。但王府井有什么特殊的吸引力?就是在王府井大街卖货的人也说不出什么特色。王府井的大商场,太平平淡淡了!

还有,王府井大街的商场大都缺乏进取心,缺乏开拓意识。一位“老商业”一针见血地指出:大家都在吃王府井,以为有了王府井这块牌子,就会流金淌银,顾客就会慕名而来。看看北京的传媒广告,什么时候见到王府井的大商场作广告?没有。甚至有人认为王府井的商场作广告太丢份儿。因此,王府井似乎没有什么“节”,没有什么招人的促销活动。传统的惰性东西在王府井还太多。王府井是老字号集中的地方,但老字号不是历史博物馆,是商场,是人们消费的场所,如果老字号都沉湎于过去的辉煌,而被构成现代消费主力的青年人所排斥,那还有前途吗?

(《经济日报》1.4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